在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多次表达对格陵兰岛“志在必得”后,丹麦似乎开始“服软”了。近日,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表示,如果格陵兰岛居民愿意,该岛可能会独立,但不太可能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随着任期临近,在选举中大获全胜的特朗普,对于自己的第二任期逐渐信心爆棚。当地时间1月7日,特朗普在其豪宅中召开了一场狂热的新闻发布会,抛出了“收回”巴拿马,“购买”格陵兰岛,“吞并”加拿大,“改名”墨西哥湾等一系列惊人言论,并直言为了达到目的“不排除武力夺取和经济胁迫”。

自1898年美国通过美西战争获得对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的控制权以来,美国当选总统从未公然威胁使用武力扩大领土。但地产商出身的特朗普,似乎把别国领土当成了房地产生意,直接就要“地图开疆”和“强买强卖”,看不到一点现代外交政治的样子,着实令世界震惊。

“二进宫”的特朗普已不是“政治素人”,其在竞选时也反复表态“美国应停止干预外国”,如今突然抛出一系列“雷语”意欲何为?‍

首先从现实层面来看,尽管在美国历史上曾有720万美元买下阿拉斯加等“金钱换领土”的先例,但那毕竟是200多年前的世界,当下整个国际社会的运行逻辑今非昔比,领土价值已不可能单纯用金钱来衡量。而如果对格陵兰岛或丹麦采取军事行动,那便如同攻击北约,这对于今天的美国似乎也并无好处。

基于此,许多西方舆论认为,特朗普种种有关美国领土扩张的惊人言论,仍然是其“极限施压”作风的延续,目的就是通过强硬表态作为谈判工具,以便在军费、贸易等一系列议题中处于有利地位。

特朗普究竟是信口开河还是借机施压,都需要时间观察,但这一系列言论背后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倾向,再度充分暴露了美国霸权霸道霸凌的本质。事实上,特朗普扩张主义或殖民主义的想法,也可被视为19世纪美国“天定命运论”的现代回响——该学说认为美国拥有在整个(北美)大陆扩张的神圣权利。怎么想谁都拦不住,但公开发言却必须有边界,尤其是国家领导人的每一句公开言论,皆会被解读为国家立场与策略的直接投射,又焉能信口雌黄?

众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一种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政治与安全领域,自决、主权及和平解决争端等概念是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每一个联合国成员国都应当遵守。同时,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是严肃的国际政治话题,是每一个国家不容侵犯的核心利益,这也是基本的国际共识。

美国天天以“国际警察”自居,张口闭口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却永远干着以“民主”之名行干涉之实、以“人权”旗号制造人道灾难、以“自由”幌子进行颜色革命等霸权主义勾当。某种程度上,漠视他国国家利益底线的言论,归根结底是在表达“美国优先”“美国独尊”的强权逻辑。

面对特朗普无所顾忌的言论,有美国专家惊呼,“美帝国主义又回来了”。但事实上,“美帝国主义”恐怕从未离去。世界各国幻想“与狼共舞”乞和平求生存者,还是趁早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