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中国气象局在今年最后一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介绍了气象高质量发展进展和成效。中国特色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
中国特色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据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善允介绍,“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中国特色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目前我国已构建了以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气象预警与气象灾害预报紧密联动,“灾前—临灾—灾中—灾后”全链条递进式气象服务和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实现全国全覆盖,有效防范和应对了一系列重大和极端气象灾害,充分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中国气象局大力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气象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成效明显。面向粮食保丰,创建142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开展12类农业气象风险预警。面向交通保畅,现代化综合交通气象服务体系实现公路、航空、铁路、航运全覆盖。面向新能源发展,为全国近2000个风电、光伏电场提供选址和布局设计以及冬夏能源保供服务。面向金融高质量发展,发布69种金融气象指数。面向城市精细化治理,为109个重点城市建筑工地避险、暴雨积涝排险、重点区域人员转移等提供气象数字化应用场景服务。从基本气象要素预报发展到综合性、针对性气象服务,群众衣食住行健、游购娱学康,都有气象服务。
2019年,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气象工作者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2022年,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擘画了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宋善允说,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体系最全的人工影响天气空地立体作业网。五年来累计增加降水近2000亿吨,防雹减损经济效益超600亿元。
中国的气象预报核心技术建设已向自主可控迈进,“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数字预报更加精准。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数值预报模式体系,我国成为拥有完整体系技术研发能力并实现业务应用的全球四个国家之一。
气象部门积极拥抱新技术,“风雷”“风清”“风顺”“盘古”“风乌”“伏羲”等一批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气象大模型相继涌现,部分指标性能与国际主流大模型水平并驾齐驱。构建全球智能预报业务体系,实现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3—7天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过程,提前15天预测全国性重大天气过程。
在气象观测方面,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现代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全国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80%。气象监测国土覆盖率由29%提升至44%,冰雹、龙卷风和雷暴大风识别率分别达到84%、80%和85%。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运行黎明、上午、下午、倾斜等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
另外,中国气象局加快建设数字气象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数字孪生大气雏形;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国气象国际影响日益彰显;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气象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明显提升;强化党建引领保障,凝聚气象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
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
在气象高质量发展成效方面,中国气象局预报司副司长、高质量发展办常务副主任张洪广介绍说,开展推进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评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本次评估以2019年数据为基准,与2023年数据作对比分析,加入了2024年部分案例。从整体上看,2023年气象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80.3分,较2019年提升21.1%,年均增长4.9%。
其中,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风云卫星、北斗探空、新型雷达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区域/全球一体化数值预报系统实现高水平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气象融合应用不断深入。
气象基础业务能力实现快速提升。基础业务能力79.5分,较2019年提升21.4%,年均增长5.0%。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显著提升。农业、生态、交通、海洋等领域专业气象监测网持续完善。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43分钟,台风24小时平均路径预报误差最小至62公里,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研发69个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气象数据应用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加。中国气象数据网新增用户20.2万个,总数突破50万个。人工智能应用加快布局,自主研发“风雷”“风清”“风顺”气象预报大模型,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主流大模型水平。打造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开放协同创新生态,“盘古”“风乌”“伏羲”等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
气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成效显著。气象服务水平83.4分,较2019年提升17.0%,年均增长4.0%。在极端天气频发多发重发的不利形势下,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比2014—2018年平均下降48.5%,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平均下降0.15个百分点。世界气象组织(WMO)秘书长绍罗高度赞赏中国“以人为本”理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