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立足“两个大局”,深入分析形势,科学确定目标,明确政策取向,系统阐述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驾驭复杂局面的高超智慧和卓越领导水平,体现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考察指导,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赋予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到山东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高质量做好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真正干出“走在前”的样子,干出“挑大梁”的担当。
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涵丰富、立意深远。会后山东省委第一时间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时传达学习,研究贯彻措施,强调要在深学细悟上下功夫,自觉把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一体抓好落实落地。
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认识一年来取得的成就极为不易,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是风雨来袭时的“定海神针”、是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主心骨”,必须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深刻领会和把握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研判,充分认识面临的形势,既要看到困难和挑战,又要看到机遇和有利条件,切实深化对“五个必须统筹”的规律性认识,坚定做好工作的信心决心;深刻领会和把握202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充分认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的内涵要义,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刻领会和把握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充分认识9个方面重点工作抓住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害和关键,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一项一项抓推进、抓落实;深刻领会和把握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重要要求,充分认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更加自觉地强化正向激励、惩治腐败、求真务实、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协同联动、加强预期管理,凝聚经济社会发展强大合力。
坚定扛牢经济大省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继续发挥好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努力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信心来自坚实的发展基础。2024年,山东省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深入推进“三个十大”行动,着力塑造“十个新优势”,统筹推进稳增长、提质效、推改革、防风险、惠民生,全省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融资规模等主要指标增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大省中位居前列,“挑大梁”作用更加彰显,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信心来自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前,山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正在加快集聚: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将持续提振社会预期和信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和山东确定的414项改革事项加速落地,将充分激发发展活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纵深推进,高能级开放平台赋能加力,山东对外开放的腹地更加广阔;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产业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经过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淬炼洗礼,广大党员干部精气神有力提振,干事创业热情更加高涨。
信心来自科学的发展思路。山东省委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202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谋划,提出了“六个着力”的关键抓手,即着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陆海统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着力优化环境、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明确了“六个注重”的指导原则:注重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两手发力,注重优供给与扩需求互促共进,注重新旧发展动能转换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接续推进,注重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有机结合,注重提升质量与做大总量一体考量,注重促进发展与守牢底线系统施策。确定了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落地、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优育强经营主体等十个方面重点任务。只要我们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这些重点任务,就一定能够持续推动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切实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聚力塑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对山东来说,就是要聚焦经济发展重点领域,更快更好地破解发展难题,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工作实绩创造更加光明的前景。
聚焦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持续用力。在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扩大内需既是应对外部冲击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战略主动的长久之策。一方面,我们将系统施策促消费,充分发挥山东人口“双过亿”市场优势,深入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和个性化定制消费。扩大文旅消费,打响“沿着黄河遇见海”文旅品牌,推出“跟着孔子研学游”精品文化旅游路线,持续办好国际孔子文化节等文化节会。加快发展平台经济,积极打造体育、赛事、演艺、国潮、邮轮、电竞等消费新场景。另一方面,我们要多措并举扩投资,全面推进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2000个省级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京沪二通道、雄商等高铁和临沂至滕州等高速公路;推进太平、官路、双堠等大型水库项目建设,开工黄山水利枢纽等工程;改造一批老旧住房、小区、街区和城市基础设施等民生工程。推行“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新模式,持续办好“选择山东”等活动,抓好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落地,推进开发区整合优化,加大高水平资源要素供给,确保投资规模有新的提升。
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大有可为。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大力度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抓好齐鲁石化鲁油鲁炼等项目建设,争取一批项目纳入国家规划,推动石化产业从单一炼油向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纵深推进新兴产业跨越提升工程,深入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高标准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开展产业链突破工程,整合建立18条标志性产业链和66条重点产业链。强化多业支撑,放大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更大力度提升服务业贡献度,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实施一批信息服务业重点项目,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多式联运,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高标准建强用好山东科技大市场。
聚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用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我们将坚持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激活力,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塑造新优势。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打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战,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深入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深化科技计划管理、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等改革;完善涉企服务、诉求快办等机制,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全覆盖。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金融开放、数字经济等领域先行先试,加快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新的形势变化,巩固传统市场,拓展南美、东欧、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带,加密公共海外仓建设,促进外贸外资稳量提质。积极优化国际经贸合作环境,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提升行动,规范引导企业“出海”。
聚焦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持续用力。山东是唯一沿黄达海省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洋强国、乡村振兴等多重国家战略在这里交汇叠加,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这也就要求我们抢抓机遇,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积极服务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纵深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加强与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协作,推动一批重大合作事项落地。同时,在省内加快构建“两圈联动、三核引领、陆海统筹、全面发力”发展格局。高质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定扛牢粮食大省责任,严守耕地红线,打造“德聊吨半粮”等单产提升六大引领区,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挖掘设施农业、畜牧业、盐碱地等生产潜力,深化示范片区建设,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长期在城镇生活的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全面融入城镇,加快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强化陆海统筹,做强海洋渔业、海洋化工、船舶与海工装备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高成长性产业,深化港产城融合,完善内陆港布局,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加快建设沿黄陆海大通道。
聚焦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持续用力。2025年是山东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一年。我们将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开工一批核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伏等项目,推动实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加快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关停退出低效小煤电机组,推进跨区供热、核能供暖。持续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快建立行业碳管控、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制度机制,推动建立国际零碳岛屿合作组织。深入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建设一批零碳园区,探索近零能耗、近零碳建筑建设模式。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实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提级,做好重污染天气差异化应急管控,开展水质保障专项行动,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高标准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
聚焦改善民生守牢底线持续用力。解决好民生和安全领域突出问题,既能增进民生福祉,又能激发内需潜力,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抓在手上。我们将滚动实施20项重点民生实事,围绕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围绕高品质生活提升老百姓幸福感,加快教育扩优提质,落实好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覆盖范围要求;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健全生育支持政策,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分层分类做好社会救助帮扶。围绕高水平安全提升老百姓安全感,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高度重视社会稳定,统筹抓好意识形态、网络、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东。
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给我们以深刻教育指导。当前,各层面各领域工作都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和新的困难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着力在干上下功夫,对确定的重点任务抓紧干,在攻坚克难上真抓实干,干出一流业绩,确保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顺利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对标对表。我们开展任何工作,都坚持自觉同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标对表。从当前讲,关键是吃准吃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到政策把握到位,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用足用好政策机遇;任务明确到位,实现权责清晰、责任可追溯,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见效;措施落实到位,扎实开展取向一致性评估,逐一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步步推进、序时有度。
坚持实事求是。我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举措,关键是从实际出发,聚焦优势、扬长避短。对各项重点工作,无论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还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都坚持尊重和顺应发展规律,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找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符合自身实际的办法和措施来推动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当前,发展面临的“一难两难多难”“既要又要还要”问题越来越多,只有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各方面工作统筹,才能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实现效益最大化。我们将强化统筹兼顾意识,善于“十个手指弹钢琴”,把握好各项工作的关联性、协同性,加强工作联动协同,提高统筹施策能力,特别在推进重大事项、化解重大矛盾过程中,分清轻重缓急,讲求时机力度,掌握工作主动。
坚持改革创新。完成好2025年经济工作,不可能轻轻松松,必然面临诸多困难挑战,没有改革的劲头、创新的办法,就难以啃下“硬骨头”。必须结合当前实际,针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障碍,着力破解市场堵点、群众痛点和社会难点问题。比如,对民营企业反映集中的隐性壁垒、账款拖欠等突出问题,我们将加强政策支持和优化监管服务,持续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更好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防止“内卷式”竞争。
坚持依法办事。对党员干部来说,必须带头依法办事、重信守诺,营造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我们将自觉学法用法,切实提升法治素养,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合理高效决策,重大行政决策必须严格遵循程序,确保可追溯、可穿透。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大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集中整治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和跨区域趋利性执法,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