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房间,两个男人,三次枪响,试探、接近、打破、反转,舞台上的每一次出人意料,都吸引着台下的观众一起去解开人性深处的谜题。岁末年初,由徐昂导演的北京人艺跨年新戏《迷幻》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上演。两位主演冯远征、闫楠以极具突破性的精彩表演,诠释了人艺开放性与多样性的探索精神。

剧照

《迷幻》由法国剧作家施米特创作,他的创作灵感源于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其中十四个变奏曲分别献给了不同的人,但每个变奏到底对应了谁,是作曲家留给听众的悬念。这也正是这部戏剧作品所探讨的问题——故事围绕着两个人物展开,诺贝尔奖得主诺克和以记者身份闯入的拉尔桑,这场看似普通的采访,围绕作家刚出版的新书展开。但书中与作家通信的女人,到底是真实还是虚构?这个故事究竟是写给谁的?故事中谈论的又到底是谁?他们彼此对峙、怀疑,在循环往复的变奏曲中,谜底逐渐清晰……

导演徐昂

正如导演徐昂所说,舞台上从始至终只有两个男性角色,但他们所讨论的那个女性角色,其实一直都在。“我们提出谜题,然后解完这个谜,然后给观众展示我们解题的思路。”徐昂认为,这更像一个填字游戏,通过剧中人物不断透露出的信息,观众能够一点一点拼接出事情的全貌。甚至在节目宣传册上,都设计了填字游戏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冯远征饰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诺克

剧中只有两个角色,你来我往的机锋,观众在两人“极限拉扯”中看到的是层层剥离的惊喜。“这次对我来说,可以说表演上得到洗礼,这个角色是我面对的新课题,要打碎自己,重新去建立。我希望能不重复自己,仍然有进步。”扮演诺克的冯远征,在舞台上将这个看似孤僻的作家演绎出了内心涌动的澎湃激情。

另一位特邀演员闫楠则是首次在人艺舞台亮相,虽然以往有着不少表演经验,但他表示在创作过程中首先是要去掉自己的表演习惯。“这个戏具备一个优秀剧本的所有元素。有深度、有可看性、有交流,但是难在人物的多重性,要呈现出他的多层次。我需要从文本入手,找到‘抓手’,期待与观众建立一种联系。” 饰演拉尔桑的闫楠说道。

闫楠饰演记者拉尔桑

该剧舞台美术设计同样别具一格,观众们如同全体置身于主人公诺克的居所之中——一座封闭静谧的海岛上唯一的建筑物:完全开放的洗手间,清冷的光线,营造出一种离群索居的氛围;随处可见的手稿,堆叠的书籍,壁炉里燃烧的火苗和台灯渲染出的气氛,又在疏离中构建了一丝暖意。考究的细节处处描绘出人物的生活状态,反映出剧中人内心世界。就连剧中人物的服装也暗藏玄机,不仅代表着人物的身份,也暗示出人物内心不同的角色。

近日,徐昂导演在北京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在他看来《迷幻》所探讨的问题,究其核心就是我们谁也逃不开的欲望与孤独。“孤独也是驱动人类行为很重要的力量,戏里不管是诺克,还是拉尔桑,他们在内心中都在寻求对孤独的逃避。虽然诺克想藉由孤独来完成自己的文学创作,但他最终无法逃开对孤独的恐惧。他作为人这种动物,在自己的欲望深处依然葆有对人与人之间最简单、最诚恳交往的需求。我相信观众在看完这部戏之后,也会不得不去回溯、闪回这两个男人见面时的所有片段。”

《迷幻》海报

对话

“这出戏的核心,是欲望与孤独”

澎湃新闻:我注意到你在2008年就接触了这个剧本,当时的机缘是什么?另外这部戏是不是之前在北京人艺小剧场就已经有过演出?

徐昂:2008年时,我已经在人艺创作室了,《迷幻》是当时送到创作室众多作品里比较出挑的一部。任鸣院长就想导演这部戏,由我和远征老师出演,已经建组并且排练了大概两周的时间,而且也对外做了宣传发布——结果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任鸣院长要抓反映抗震救灾的剧本《生活》的排演。于是《迷幻》的项目就搁置了下来,其实那时对这部戏的理解还是偏于剧本字面的呈现,而且我只是作为演员,更多是被动地接受。

澎湃新闻:谈谈对剧作家施米特的评价,这是位获得过龚古尔文学奖的作家,早年喜欢莫里哀戏剧,你觉得在这部《迷幻》中是否也带有法国古典戏剧的影子?2019年时,施米特曾来华出席傅雷奖,同他有过见面交流吗?

徐昂:我和施米特先生本人并没有见过,对他的了解也是通过互联网翻看他的采访和报道。这就像是钱锺书先生说的,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如你所说,从《迷幻》的剧本里可以看到法国古典戏剧的影子,比如里面有很残忍的幽默感,以及善于把情感的表达同有些低俗喜剧的桥段混合在一起,以避免陷入一贯廉价的感动,包括一些跳跃的画面感,这些都是。

澎湃新闻:施米特本人还是一位业余的音乐家,曾经写过歌剧。在你看来,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 (Edward Elgar)的《谜语变奏曲》如何影响了这部剧作的结构和情节,比如第十三段变奏描写的究竟是谁?埃尔加对它标注的应该是指一位女士,让人联想到剧中作家诺克和拉尔桑念兹在兹的艾莲娜梅特。

徐昂:埃尔加是20世纪初古典音乐界声誉最高的英国作曲家,提到他的时候,人们往往也会不假思索地提及《谜语变奏曲》,作曲家本人曾在总谱上写明“献给乐曲所描绘的我的十四位朋友”。这部作品发表之初,他在总谱上写的标题是《一个原创主题的变奏曲》,并没有提及“谜语”两字,可一直以来乐迷们都对作品中的14首曲子到底对应的是谁津津乐道,这也让《谜语变奏曲》反而成了这部作品更广为人知的名字。

《谜语变奏曲》由主题和14段变奏曲组成,埃尔加在每一个变奏前都以英文字母做了小标题。比如第一首变奏被标注为“CAE”,这很容易看出是作曲家妻子姓名的首字母缩写;第四首变奏“WMB”,它是先由中提琴拉出几小节柔和的音符——考虑到中提琴的音色非常独特,很少有作曲家会在写曲子时把中提琴顶在前面,对应指的应该是中提琴手伊莎贝尔菲顿,菲顿是埃尔加的学生,也被怀疑是他的情人;第十三首变奏“***—Romanza”,据说是一位出版商的妻子;第十四首变奏“EDU”,也比较好猜,应该指的就是作曲家本人,埃尔加的昵称就是“艾都”。当然这些都是参考答案,作曲家本人至死也没有公布自己的标准答案。我想施米特正是利用了这首作品的故事,它本身的谜题和“献给某某”的传说与八卦,写出了《迷幻》这部剧作。

剧照

澎湃新闻:你曾说要打开这部戏有很多把锁,需要很多把钥匙,但你最终找到了 “你是谁?”这把钥匙,就可以打开所有的锁。人艺版《迷幻》一个接一个的反转牢牢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在你看来,哪一处反转是排演时的难点?

徐昂:没错,这部戏里有多处反转,但我认为在进入到一系列的反转之后反而变得简单了。恰恰是在整部戏的开端,我们要在作家诺克和记者拉尔桑间建立一种奇怪的人物关系,因为你会发现拉尔桑貌似在以记者的身份提问,但他的态度或者说他感兴趣的点并不是提出的问题本身。施米特在这个故事的前半程一直在设谜,当揭开了诺克在自己的书信体小说开头注明的“献给某某”,其实指的就是拉尔桑的妻子艾莲娜梅特后,下面的剧情才开始了跌宕起伏的反转再反转。

这十几年间,《迷幻》的剧本我曾多次拿起又放下,甚至找来了这部戏的法文原著剧本同中文译本做比对,发现里面有一些词非常难翻译,比如中文译本里把埃尔加的这部作品译作《迷幻变奏曲》,包括这部剧作的名字当时也是译作《迷幻变奏曲》,但它其实应该是《谜语变奏曲》。由此,我们才能明确解读这个故事的方向,它的核心就是埃尔加《谜语变奏曲》的相关元素——施米特用埃尔加的生活,就像剧中的诺克在自己的书中藏着一段隐匿的爱情,来提示我们怎么进入到剧作故事之中。

澎湃新闻:施米特在巴黎索邦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是谈《狄德罗与形而上学》。我们都知道狄德罗的哲学主张,所谓“人性的最高目标不是理性,而是欲望。以及人性的推动力是爱欲,是对快乐的追求。”《迷幻》中也有不少爱欲相关的台词,能否谈谈在处理上的尺寸?

徐昂:这部戏里所探讨的问题,究其核心就是我们谁也逃不开的欲望与孤独。孤独也是驱动人类行为很重要的力量,戏里不管是诺克,还是拉尔桑,他们在内心中都在寻求对孤独的逃避。虽然诺克想藉由孤独来完成自己的文学创作,但他最终无法逃开对孤独的恐惧。他作为人这种动物,在自己的欲望深处依然葆有对人与人之间最简单、最诚恳交往的需求。我相信观众在看完这部戏之后,也会不得不去回溯、闪回这两个男人见面时的所有片段。

“一部心理剧,我不想去过分营造悬疑感”

澎湃新闻:1996 年,《谜语变奏曲》首次公演,由阿兰德龙和弗朗西斯于斯特主演。人艺版《迷幻》是冯远征和闫楠出演,如何确定下这两位演员,他们的特质同角色间有哪些适合之处?特别的,闫楠是外聘演员,我也想听听你对他的评价和要求?

徐昂:远征老师不用多说了,近些年他一直坚守在剧院,即便当了院长之后,也没有放下演戏,而且这个角色当年定下来的就是他。闫楠虽然是院外的演员,我之前就看过他的好几部戏,他是一位非常成熟且具备自我认知上的审美能力。他也特别用功,这次排练期间,经常是我们都结束了,他还要在排练厅加练一两个小时,去琢磨角色的人物质感。

澎湃新闻:剧中拉尔桑穿着艾莲娜遗物中的粉色开衫,道具是不是刻意买了一件女式最大码?剧中拉尔桑全程穿着这件粉色开衫,让我联想到希区柯克电影《惊魂记》中诺曼贝茨穿着母亲的衣服,并且人格附体。拉尔桑在剧中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或者说人格分裂的倾向?

徐昂:这件粉色开衫确实是件女款的衣服,我们起先准备的是大码,结果没想到闫楠穿上后还很合身——衣服本身的颜色是起到了性别区分的作用,但他必须穿在身上显得不那么协调才同剧情贴合,所以后来是找了件中码的开衫。

至于谈到拉尔桑是不是有人格分裂的倾向?我认为,他在艾莲娜死后的十年间,冒名顶替妻子的身份同诺克书信往来,一周要写两三封——我们大体算了下这个写作量,一年的通信约有30万字,十年就是300万字!而且整整十年间,诺克都没有发现同自己鸿雁传出的笔友,早已不是那个曾经的情人艾莲娜?!这些都足以说明,拉尔桑起码在写信的时候,已经完全进入到了艾莲娜的角色,这已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正常”,肯定会表现出一定的病态。而且在他同诺克的书信中,也提到了爱、提到了性,这些非常私密的内容,令人不得不去想,他即便在生活中的某些时刻可能也会成为艾莲娜。

某种意义上讲,拉尔桑是有些像《惊魂记》中的诺曼,也有点像《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小丑。作为导演,我给了闫楠在表演时一个大概的标尺:拉尔桑把几乎所有美好的感受都给了妻子,而把相对更难承受的部分都留给了自己。而他更希望以妻子的身份活下来,只有这样,他才会感到不那么孤独,同时也不会觉得自己在婚姻中遭受了背叛。

澎湃新闻:在拉尔桑和诺克见面后,很多时候要出现艾莲娜附体般的女态,这个尺寸怎么拿捏?整场戏,闫楠其实要在记者、丈夫、妻子、朋友等不同的状态下瞬时调换自己的表演状态,我觉得难度极大。

徐昂:你说得很对,拉尔桑这个角色非常难演。我自己也演过戏,在话剧《女仆》(2007年)中,我曾反串出演的女仆,知道这里面的难度。所谓尺度,演员自身是很难完全感知的,更多的是他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是怎样的。闫楠在排练过程中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调试,要理清角色的心理线索,进而明确自己在某一刻到底是谁这非常困难。最终的开解是,我们就让他自己也不能完全判定自己在这一刻到底是谁,让角色在不同身份的转换间有那么一点失焦,因为这不是个越来越清晰的过程。在全剧的开始阶段,拉尔桑是明确知道自己是谁的,但越往下尤其是到了最后,他越发不能清晰地认定自己是谁。

澎湃新闻:能否谈谈诺克那把猎枪的隐喻?猎枪在剧中也是一件关键道具。

徐昂:施米特在写这部戏时,明显受到现代心理学的影响。我们可以说这把猎枪是一种男性的象征,也是孤傲的诺克在和拉尔桑的对话过程中,用来确立自身权威的抓手。这不是我们要在舞台上去强调的部分,但观众在看戏过程中会感到,诺克在通过这种男性霸权的方式在指挥着拉尔桑或者说“艾莲娜”,这有点像一个男人在和一个女人分手时,男性所表现出的行为。

澎湃新闻:《迷幻》的舞台依旧精致,让人联想到你之前的作品《情人》。这也是一部两个人的话剧,是不是2008年时你们最初打算是在小剧场呈现这部戏?

徐昂:没错,我们当初是把它作为一出小剧场话剧来排,后来院里决定把这出戏放在曹禺剧场,这样一个中剧场来呈现。坦白讲,在中剧场演出这样情感层次细腻的戏,空间上来讲是有点大,所以我们这次也把布景基本放在了舞台乐池的位置,尽可能地向观众席处推。

在舞台布景上,我们这次参考了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卡洛斯卡帕所设计的布里翁家族墓园。你知道维伦纽瓦导演也是斯卡帕的“忠粉”,他在电影《沙丘2》中唯一一处实景拍摄的建筑,也参考了布里翁家族墓园。《迷幻》中诺克的家,从窗户的比例,到房间清水水泥风的质感都对这座墓园有所致敬,同时也大体符合北欧家居建筑的风格。

澎湃新闻:能否再具体介绍下舞台上诺克的家的布置?

徐昂:房间内的具体布置,我个人觉得这部戏必须要有几个重要的支点,比如诺克的写字台,这与他作家的身份相映,同时,这十几年间他最重要的写作实际上就是在和艾莲娜通信,这些都是在这张写字台上完成的——对他来说,艾莲娜就存在于这里。戏里有句台词,是说艾莲娜在去世前瘦骨嶙峋,不是躺在床上,而是像被“放”床上,对诺克而言,这些年他也没有见到艾莲娜,他也是把她作为倾诉对象“放”在了自己的写字台上。

还有就是那台黑胶唱片机,因为这部戏本身就和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有很大关系,剧中也会播放《谜语变奏曲》的几段变奏,我们专门买了一台和施米特创作这部戏同时代的二手唱片机。

另外,诺克是一个独居的男人,日常也很少有访客,所以这个家里的卫生间不是被包裹起来的,而是裸露的。我们是想把这个家的布置也变成展示主人诺克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拉尔桑作为闯入者来到这里,也像是闯入了诺克的内心。

澎湃新闻:除了话剧,这些年你也执导了多部电影和影视剧。如果把《迷幻》搬上大银幕,你会做怎样的调整?

徐昂:如果要改编成电影的话,我可能会把拉尔桑在人格上的分裂拍得更清楚、细致,甚至是拍出一种病态的惊悚意味。因为电影的观众更需要的是一种奇观的搬运,这可以做更商业化的呈现。但在话剧舞台上,《迷幻》是一部心理剧,我不想去过分营造悬疑感,那反而会削弱了它本身的戏剧力量。

图/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