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珍



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虽然较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至50.1%,但其中不乏一些积极信号,如建筑业和服务业PMI均大幅提升、与需求相关的新订单指数持续上行等。

分析师特别提到,建筑业PMI大幅回升至53.2%,创6月以来新高,建筑业“淡季不淡”的背后说明,在化债、稳地产等政策支持下,保交楼和基建投资活动在向好改善。

信号一:全年5%的经济增速或已成定局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12月制造业PMI小幅回落,但建筑业和服务业PMI均较前月环比改善,这使得12月综合PMI上升1.4个百分点至52.2%,创4月以来新高。这说明去年9月底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明显回升。

华西证券指出,四季度综合PMI均值达到51.3%,较三季度高出1.1个百分点,接近一季度高点51.5%。12月PMI指向经济环比继续改善,四季度GDP增速大概率高于5%,实现全年5%的经济增速或已成定局。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在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推动下,当月制造业PMI指数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加之近期建筑业、服务业PMI指数整体上行,都显示四季度经济景气度明显好于三季度。

“我们判断,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将达到5.2%左右,较三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这将带动全年GDP增速达到4.9%左右,顺利实现年初设定的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王青说。

信号二:需求端在回暖

分析人士指出,12月,与需求相关的新订单指数、在手订单指数、采购量和进口指数均出现环比回升,这背后或与“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显现有关。

国家统计局提到,从重点行业看,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及传统节日临近等因素的带动下,12月,消费品行业PMI为51.4%,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PMI为50.6%,连续5个月位于扩张区间,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指出,新订单指数连续三个月处在扩张区间,同时在手订单也不断上升,证明政策对需求的拉动仍在发力。

王青表示,12月新订单指数上升0.2个百分点至51.0%,是支撑制造业PMI指数连续第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的主要因素。在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力下,汽车家电销量、楼市成交量、基建施工数据都有明显改善。

他进一步表示,7月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刺激汽车销量和家电销售高增;11月下旬,契税等房地产交易环节减税政策全面落地,推动12月楼市成交量继续上行;年内提前下达2025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建设项目清单,年底前要形成实物工作量,则是当月基建施工数据上行的主要原因。

信号三:“抢出口”现象或持续

尽管我国11月出口同比增速大幅收窄至6.7%,一定程度上反映外需处于“降温”状态,但新出口订单指数在12月继续回升0.2个百分点至48.3%,连续两个月回升。分析师认为,这可能指向“抢出口”仍在持续。

华泰证券研究员易峘分析称,由于担忧美国加征关税,企业可能提前增加了出口订单。不过,新出口订单指数仍较季节性水平偏低,后续仍需观察关税预期下“抢出口”效应对出口增长的提振效果。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指出,除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外,11月份我国对美出口两年平均增速回升较多,但对欧盟、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两年平均出口增速均下降,也可印证“抢出口”较为活跃。他预计在特朗普关税政策正式落地之前,我国出口大概率继续受到“抢出口”效应的支撑,尤其是特朗普正式就职前后可能会更为明显。

“根据2018-19年中美贸易摩擦经验,‘抢出口’效应在第一轮清单公布前后最为显著,预计特朗普关税2.0周期更快、落地更快,但大概率维持渐进加税的节奏,因此在关税落地确定性明显增强的时刻,国内‘抢出口’效应或更为明显。”伍超明说。

信号四:价格继续承压

12月制造业PMI中的两个价格指数都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其中,出厂价格指数回落1.0个百分点至46.7%,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落1.6个百分点至48.2%。

王青表示,这一方面与当月国际原油、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向国内传导有关,另一方面则主要受近期国内钢铁、煤炭、化工等基础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行影响,显示当前整体市场需求依然偏弱。

章俊表示,价格的双跌,尤其是出厂价格的下行意味着企业还在“内卷”,通过价格获取更多订单。可能的原因是企业对内需的复苏持续度保持谨慎态度,因此在面对突然回升的需求下,选择以价换量争取尽可能多的订单。

他还表示,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在10月大幅上升到53.4%的扩张区间后,连续两个月下降到48.2%,可能意味着企业在面对10月突然增加的需求后快速增加开支扩张,造成利润受损,但后续“卷价格”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因此也继续压低购进价格。

信号五:基建投资、“保交楼”向好改善

12月建筑业PMI较上月环比回升3.5个百分点至53.2%,创6月以来新高。通常来说,12月是建筑业的淡季,天气寒冷一定程度上会拖累建筑业投资。但12月建筑业“淡季不淡”,分析师认为,这可能与化债资金下达以及保交楼项目加快有关。

华西证券认为,建筑业PMI的“反常”表现可能与化债资金的下达有关。据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报道,专项债资金到位后,大部分会在10-20天内用于归还债务,而11月全国已完成了近2500亿元的地方债务置换,12月则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债务置换。尽管债务置换主要用于归还隐性债务,但其效果在于为地方财政松绑,从而释放出更多财政资金用于项目建设,进而改善基建项目的现金流状况。

王青表示,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数据显示,12月,房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2%以上,显示保交楼和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均在向好改善。背后是近期银行对房企开发贷拨付加快,以及在国家发改委提前下达2025年两个千亿元投资项目清单并要求形成实物工作量的情况下,年底前基建投资加速。

此外,招商证券表示,由于11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力度下降,估计到2024年底仍有相当部分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新增专项债资金可能处于“已发未用”的状态。这部分资金大概率在今年一季度与2025年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快项目落实进度。土木工程建筑业的表现或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2025年财政靠前发力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