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https://tousu.thepaper.cn)收到电信诈骗和个人信息泄露等投诉增多,涉及手机贷,电商虚假宣传等问题。

其中,来自江苏淮安的陈志(化名)反映称,他的手机号不知道何时起被作为某公司关联电话,并公开在“水滴信用”上。受此影响,近一年多来他收到了很多骚扰电话和骚扰短信,生活受到极大干扰。

就此纠纷,1月21日,澎湃新闻联系“水滴信用”关联公司——上海凭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向澎湃新闻介绍了个人删除错误信息的方式,并表示:“目前水滴信用同步的主要是企业年报、招投标或者企业官网等公开的联系方式。”

已解决:

针对龙威互动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高德地图、中国移动等的数起投诉,澎湃新闻介入后,双方达成一致。

未回应:

针对极兔速递、太平洋寿险昆山分公司等的数起投诉,仍在协商处理中。

未达成一致:

近日,来自北京的岳先生向澎湃新闻反映,2024年5月12日他与北京亿润我家住房租赁有限公司在朝阳区门店内签署委托管理服务合同,但2024年9月起对方开始拖欠租金。

迟迟收不到租金后,岳先生联系了“亿润我家”。“一开始对方说财务紧张,后来就不接电话了。”无奈之下,他找到当初签合同的“亿润我家”朝阳区门店,却发现已人去楼空。公开信息显示,涉事公司已将地址变更至丰台区。

2025年1月10日,澎湃新闻根据岳先生提供的办公电话,联系到“亿润我家”工作人员。对方称,并不知道有拖欠租金的问题。当问及公司变更法人和注册地时,对方依然回答“我不知道”。随后,其又补充称,“跟市场有关,现在整体租房市场不好”。

1月14日,澎湃新闻从岳先生处获悉,丰台区市监局工作人员回复称,将会联合朝阳区市监局联系涉事企业。

目前,双方尚未达成一致。

一周维权速报:

1.山东高速一加油站被指危化品许可证过期仍营业,市监局:已停业,交由应急管理局处理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潍坊西服务区加油站自2022年7月18日起,疑似在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过期的情况下,持续无证经营至约2024年9月。此外,该服务区还存在悬挂伪造证件、非法经营及危险作业等违法问题。

就此问题,澎湃新闻拨打了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电话,但未获得有效回应。随后,澎湃新闻又联系到潍坊西服务区,对方表示,潍坊西服务区加油站早已停业,未对加油站此前疑似违规经营的情况进行解释。消费者则证实,2024年11月14日她最后一次路过潍坊西服务区时,发现加油站确实已停业。

1月23日,潍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宣传科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目前已将该线索交由潍坊市应急管理局处理。

2.孕妇称蜜桔干吃出死蟑螂,无印良品:同批次未发现问题,已付和解金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2024年11月5日,她在无印良品深圳龙华壹方城门店购买了一些零食。然而三天后食用其中的口袋零食蜜桔干时,发现包装内侧粘有一只干掉了的蟑螂尸体,蟑螂腿则掉落在果干上。

就此纠纷,澎湃新闻致电无印良品,相关人员表示,公司非常重视该情况,将派专人和消费者沟通处理。2025年1月17日,无印良品相关人员回复澎湃新闻称,接到消费者投诉后,无印良品进行了内部排查,“同一批次的产品都有第三方机构的虫害检查报告,没有发现问题”。相关人员称,他们已派专人与消费者沟通,并已达成和解,“消费者对样品鉴定还是存在异议的话,无印良品以消费者感受为主,愿意提供1000元的和解金”。

1月18日,袁女士向澎湃新闻反馈称,已收到无印良品的1000元的和解金。

一周消费警示:

春节消费不踩坑,中消协发消费提示:谨慎选购“金包银”首饰

春节临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春节期间消费不踩坑,留意以下六点:

一、抵制餐饮浪费

春节是欢聚团圆的日子,不应成为餐饮浪费的重灾区‌。所谓“年年有余”是指每年仓有余粮、库有余钱,不是为了“爱面子、讲排场、比阔气”而营造“剩宴”。

在佳节欢聚时刻,消费者要继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理性消费、文明餐饮,把“光盘行动”作为一种时尚,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的“践行者”,制止餐饮浪费的“监督者”,倡导绿色消费的“宣传者”。

二、 抵制过度包装

商品过度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消费者被迫承担了不必要的支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通过种种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带来所谓的“仪式感”消费,不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共同抵制。

鼓励消费者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抵制商品过度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共同营造绿色、节约、环保的可持续消费环境。

三、抵制“特供”“专供”“内供”等酒品

春节期间亲朋聚会难免会饮酒,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在注意饮酒安全的同时,还要避免落入假酒圈套。

一些不法分子虚假标注或宣传与党政机关和军队有密切关联的特定名称、符号、标志性建筑物、官方活动等信息,制售“特供”“专供”“内供”等假冒伪劣酒类商品,欺骗误导消费者。这些不法分子利用了部分消费者的特权崇拜思想,采用成本低廉的白酒灌装而成,通过“精美”的包装、编造营销话术,打着所谓“特供”渠道的幌子来诱导消费者,不仅价格虚高,还可能损害饮酒人的身体健康,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重视青少年近视防控

中小学生正处于眼屈光发育的敏感期,绝大部分近视眼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发生、发展的。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寒假日程,让孩子在看书学习时要注意适时休息,特别是不要沉迷电子游戏,中小学生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最长不超过40分钟,年龄越小的孩子,持续用眼时间建议越短。

科学证明,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眼轴长度呈显著相关,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最有效、最经济的近视防控方法。因此家长应尽可能保证孩子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另外,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家长不要听信“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虚假宣传,以防落入消费陷阱。

五、谨慎选购“金包银”首饰

当前黄金市场上“金包银”首饰很是火热。

“包金”是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将金箔牢固地包在首饰制品基体上得到的金覆盖层,制作工艺相对复杂,通常采用真正的黄金材质进行加工和覆盖,需要经过熔炼、压制、镶嵌等工序,这使得包金的首饰质感更好,具有更高的价值和耐久性。

“镀金”则是将黄金溶液通过电镀或化学镀的方式沉积在基底材质上,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也较低。

据专家介绍,市面上所谓的“金包银”产品,不论是线下店还是网络渠道销售,本质是银首饰,绝大多数都是镀金的产品,不是手工“包金”。另外,很多商家在销售时通常会标注金重银重作为卖点,但这种行为很难验证,其金重银重分别是多少,连珠宝行业专家也难以分辨,更何况是普通消费者。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金包银”首饰时应仔细鉴别,勿信虚假宣传。

六、谨慎选购保健食品

临近春节,不少消费者选择保健食品作为过节礼物,或者自用。

首先,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品。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用药,不能用保健食品代替药品治疗疾病,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其次,选购保健食品时,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核对保健食品注册号/备案号,根据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信息科学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的有关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购买和食用。

另外,网上选购保健食品,要通过正规的电商平台,仔细核对其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和保健食品注册证书或备案凭证信息。

如果选择通过跨境电商购买境外保健食品,需要注意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原产地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识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可能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尤其是宣称功能的进口食品,其管理方式与我国不同,消费者应谨慎购买。